















海淀区
距离16号线地铁苏州桥站约184米
苏州桥与西三环北路交叉口东100米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是2010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订的中关村科学城首批建设项目。2011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市中关村发展集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共同建设中关村国防科技园,该项目是中关村发展集团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中关村国防科技园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6556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237995平方米,主要功能为面向国防军工企业研发、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及学校科学研究的智能研发。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项目的开工建设对更好地发挥北京"四个服务"的功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京聚集和产业化,加快北京理工大学产业进一步融入北京经济发展,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 位于北京理工大学主校区西区,总用地面积为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37万平方米。
工程建设采取北京理工大学出土地、中关村发展集团出资金的新型载体建设方式,总投资12亿元。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定位为新型国防科技产业孵化中心,主要服务于国防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和产业化。中关村国防科技园是中关村科学城重点建设项目,由中关村发展集团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建设。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建成后,大部分将用于北京理工大学及国防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其中约2.2万平方米研发办公楼用于引进重大项目,吸引和支持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国防科技领域的企业和项目入驻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建成后,将成为产学研示范基地,即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可以在基地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兼职,开展科研项目转化的研究攻关,享受股权激励政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到高校兼职,从事专业教学或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学校的学生还可以到园区内的企业实习,适应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建成后能更好地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发挥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企业优势,汇集兵器、航天、航空、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内从事与国防技术相关的企业,构建国防体系产学研创新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平台,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中关村国防科技园的实施是我国国防高技术集群发展模式的创新,可大大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相关学科发展,实现培养高级人才的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西三环
海淀区
海淀区西三环外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北三环内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西四环外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海淀区 
